找到215条结果

  • 腹壁疝是腹腔脏器连同腹膜经腹壁薄弱处或孔隙突出而致。各种年龄均可能发生,以中老年男性多见。腹壁疝中,腹股沟疝最多见。其他还有股疝、脐疝、白线疝、切口疝、造瘘口旁等等。正常人腹壁上有一些薄弱的区域,如精索通过的隧道腹股沟管、股环等等,加上有的人腹壁某一部位发育有缺陷,如脐环闭锁不全、腹白线缺损等。还有手术切口、外伤造成的腹壁损伤,老年肌肉萎缩造成腹壁肌肉薄弱等是发生腹壁疝的先决条件。腹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婴儿经常啼哭、举重、呕吐等使腹腔脏器经腹壁薄弱处挤出一个小口袋状称囊。如果是斜疝,肿块可能进入阴囊或大阴唇。这种肿块实际上是突出的肠管或网膜等腹腔内容物,所以一般质地不
    刘燕南 主任医师 2020-04-20 10:06:01
  •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物质条件的丰富,肥胖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全球目前已有约1/3的人口处于超重与肥胖状态,在我国肥胖人口已接近9000万人,高居世界首位。腹壁疝是临床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腹壁疝均与肥胖关系密切。来自美国对腹壁疝病人的研究结果发现,约60%行腹壁疝修补术(ventral hernia repair,VHR)病人合并肥胖;而对行减重手术的肥胖病人研究结果发现,约8%行减重手术者在手术时可发现同时存在腹壁疝。因此肥胖与包括切口疝、脐疝在内的各种腹壁疝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顾岩 主任医师 2021-09-28 22:36:14
  • 各种原发与包括切口疝在内的继发腹壁疝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几乎所有研究结果均表明肥胖是腹壁疝发生的确切危险因素。关于肥胖病人术后发生切口疝的研究表明,肥胖病人切口疝的发生率约为非肥胖病人的2~5倍,且肥胖病人更容易发生腹壁疝嵌顿,导致需行急诊手术。不仅肥胖本身可以导致腹壁疝发生的显著增加,而且肥胖病人行VHR术后腹壁疝的复发率同样明显增加,研究发现肥胖病人行VHR术后复发率是正常体重病人的2~4倍。此外,肥胖程度同样显著影响腹壁疝的发生发展,肥胖程度越高腹壁疝复发的时间越短。来自我国专家的讨论对肥胖是腹壁疝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达成高度共识,一致认为肥胖是导致腹壁疝发生与VHR术后复发率增高的
    顾岩 主任医师 2021-09-29 23:02:53
  • 腹壁疝是发生在腹壁的腹外疝,是腹外疝中除去腹股沟疝、股疝以外的其他腹外疝的统称。腹壁疝占所有腹外疝的15%左右,虽然在数量上少于腹股沟疝,但病情和治疗相对于最常见的腹股沟疝要复杂一些。和所有的腹外疝一样,患者都存在先天或后天的腹壁缺损或薄弱,继之腹腔内的肠管等脏器通过缺损向体表突出。根据发生情况和发生位置,腹壁疝包括多种类型。发生前没有手术因素的,按照发生的解剖位置分类包括脐疝、白线疝、腰疝、半月线疝;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而发生的是切口疝、造口旁疝。其中造口旁疝也可以归类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切口疝,缺损在造口旁,肠管等内容物通过缺损突出到造口旁的皮下。
    陈涛 副主任医师 2021-09-02 22:16:53
  • 腹壁疝的形成原因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方面。先天性因素最常见的是腹壁局部组织的发育缺损,比如脐疝患者通常脐环较大,白线疝患者常存在白线纤维上的缺损,腰疝常有腰三角的先天性薄弱等等,获得性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强度降低和腹腔内压增高这三大因素,如切口疝患者多发生于手术后切口的愈合不良,女性腹壁强度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多次妊娠或胎儿过大会导致脐环变宽导致脐疝的发生,腹水等腹内压增高因素也可导致脐疝发生;肥胖人群亦易患切口疝、造口旁疝,可能与腹内压大和脂肪多易发生术后切口不易愈合及切口感染有关。
    陈涛 副主任医师 2021-09-02 22:16:06
  • ,考虑肠管腹壁瘘形成。复查pet-CT未见肿瘤复发迹象,遂介绍至我院,收治到胃肠外科病房。入院查体:患者既往数次手术均为右侧经腹直肌切口,此次入院后切口愈合良好,但下腹部切口下方质地硬,局部触痛明显。结合CT,考虑患者既往腹壁疝修补的补片与肠管之间形成内瘘,并造成患者感染、腹壁脓肿。CT冠状位:右下腹腹壁脓肿、小肠腹壁瘘经过术前的准备及评估,我科于2018年7月15日为其进行了手术治疗。术中发现:未见粘液腺瘤样改变的胶冻样物质,腹腔未见转移结节。患者下腹部肠管结构混乱,小肠肠管之间、肠管与腹壁、小肠与盆腔的结肠膀胱形成粘连的致密。既往补片为合成材料,一部分补片与下腹部小肠(位于整个小肠的中段)形成
    刘伯涛 主治医师 2019-01-14 15:33:05
  • 。【疝气若采用腹腔镜补片修补,则创伤程度及修补效果将达到最佳)】。   常见疝气面面观   腹股沟疝:临床常见的腹股沟疝是由于腹股沟区薄弱及腹内压力升高而在腹股沟区出现的一肿物,站立或行走时出现,休息或平卧后可消失,因突出腹壁外的多为小肠而俗称“小肠气”,此类疝气可能出现、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高峰发生在初期的童年时期,80%——90%发生在男性(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疝多为老年人。   切口疝:切口疝是发生于手术切口部的,一般见于腹部,尤其是腹部纵行切口区,主要症状是腹壁切口处有肿块出现;此类疝气发生在原外科手术切口疤痕部位。切口疝可能发生在腹部手术后几个月或几年后。 造口疝:是指与肠造口
    姚琪远 主任医师 2018-07-25 02:25:16
  • 不出更多花样后,腹腔镜的出现又给一部分人打了一支强心剂。围着腹腔镜,无数的专家又发明了好几种手术方法,并给他们冠以“微创”这一唬人的头衔。   修补术,归根到底只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堵住内环口,二是加固薄弱的腹壁。做到了这两点,手术就是成功的,手术方式的花样只是魔术表演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而已。一种手术的创伤大小不能只看口子大小,而要综合判断。腹腔镜手术无论怎么宣传的天花乱坠,始终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腹腔镜手术必须依靠全身麻醉。依靠药物使病人停止呼吸、肌肉松弛、意识丧失,然后从口中插入一根管子往肺里吹气代替呼吸,再往肚子里面打入二氧化碳把肚皮鼓起,然后做一个小小的手术。全麻,无论如何,是由生
    钟明安 副主任医师 2018-07-24 04:42:11
  • 近期我科收治一名为备孕二胎,调整身体机能前来的准二宝妈妈,术中发现是罕见的半月线疝,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后3天出院,手术效果和微创效果都得到了患者的肯定~
    李丘 主治医师 2019-11-18 21:27:32
  • 1、术前准备:术前全麻准备常规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血生化全套、血气、胸片、心电图、凝血功能,心脏超声、肺功能检查。术前准备:备皮,禁食12h,切口疝建议术前肠道准备,避免术中肠管损伤,和术后便秘引起的腹胀。术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安置导尿管,术前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积极处理腹部手术切口疝患者伴有的全身性疾病。严密检测呼吸功能,包括常规胸部x线检查及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分析。对有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肺部有感染者,术前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后1周行手术。通过深呼吸进行胸廓及膈肌煅炼。吸烟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延长上述检测时间。准备2~3周后,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达到前述标准便可手术。如果患者非常肥胖,可建议予以短期减脂治疗。2、术后处理:(1)术后建议应使用第2代头孢以上或奎诺酮类抗生素2—3 d。(2)要保证闭式引流的通畅和无菌。根据引流量(引流量少于10 ml/d)在术后3—5 d内拔除引流物。手术创面大、引流物多时,可放置两条引流管,可适当延长拔管时间。拔除引流管后仍要注意局部有无积液、积血,发现积液、积血时要随时抽吸。(3)术后注意体温变化及经常查看伤口,如术后体温仍持续升高和伤口红肿,要警惕伤口感染的发生,要给予抗生素治疗.并重视局部处理。(4)术后早期患者可在床上活动,2—3 d后可下地行走。术后要用腹带加压束扎2周,并继续使用腹带3—6个月。术后3—6个月内禁止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5)术后前3 d应用镇痛装置是有效的。术后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变化:测定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尿比重等指标来全面评估循环负荷状况。对于有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适当控制补液量和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冠脉血供,必要时用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剂治疗心律失常,纠正水电介质平衡;确保氧供,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加强拍背护理,控制肺部感染。早期去除胃管,减少对呼吸的影响,对于腹胀严重的患者应尽快恢复肠功能。一旦肠功能恢复,立即鼓励患者进食流质。进食后能够恢复肠黏膜对细菌的屏障功能,防止细菌易位。缝合固定建议采取间断固定,避免连续缝合。采用“松紧式”或“子母扣式”腹带可以避免”互压式”腹带的经常松弛造成的复发可能。
    陈涛 副主任医师 2021-09-02 22:15:12
1 2 3 4 5